Wednesday, 27 April 2016

治疗骨痛热证草药-天胡荽

骨痛热症的天敌——天胡荽

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若你不识宝,天胡荽是一文不值的“破铜钱”,若你患上骨痛热症,徘徊于生死边缘,天胡荽则是价值连城的“遍地金”……

102217、2100、282。

这些数字并非开彩号码,而是大马骨痛热症的相关数据。


102217,是今年1月至11月,全国骨痛热症的病例。

2100,是平均每周增加的骨痛热症病例。


282,是骨痛热症的死亡病例。


骨痛热症来势汹汹,西医至今依然束手无策,但许多民间草药偏方,却能“妙手回春”治疗病患,像天胡荽即是其中之一。


天胡荽虽是小巧玲珑的草药,却是对治骨痛热症的大功臣,当中不乏许多见证者及成功案例,而程顺章草药师更是斩钉截铁表示:“天胡荽治疗骨痛热症,非常有效!”

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2014年,大马爆发逾10万宗骨痛热症病例,并夺走215条人命,而今年的病例数据,同样突破10万大关,死亡人数持续恶化,其中雪隆蚊症的病例,更是位居全国之冠,导致有的医院人满为患。

此外,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数据显示,在西太平洋地区中,大马骨痛热症的情况最为严重,且是唯一病例严重增加的国家,而早前卫生部也曾宣布,目前大马处于病例爆发高峰期。

反常的气候变化,血清型病毒的转移(Serotype Switch),加上环境卫生问题,导致骨痛热症病例日渐增长,然而在西医疗法中,至今蚊症无药可医,也没防范蚊症的疫苗。

人们除了喷射蚊雾、保持环境卫生、等待疫苗面世,就无其它可行之法吗?当然不是,只要你停下脚步低下头,寻望路边的花草,解决骨痛热症的方案,或许就在眼前——天胡荽(suī)。

天胡荽繁殖超强,遍地生长,故又名“遍地锦”或“遍地金”,其植株贴地而生,节节生根,无惧狂风暴雨的搉残,即使茎叶被拔除殆尽,剩下的残枝残叶,依然能够再度生长。此外,由于其叶面光亮,因而又被称为“破铜钱”。

天胡荽是优雅可爱的小植物,其叶形细巧精致,别具美感。若你心思细腻,你会发现每一片叶子,就像《草叶集》诗歌所言的“With every leaf a miracle”,每片叶子都是一个奇迹!

若你不识宝,天胡荽是一文不值的“破铜钱”,若你患上骨痛热症,徘徊于生死边缘,天胡荽则是价值连城的“遍地金”,民间不乏许多成功救命案例,徐荟茗即是其中一人。
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徐荟茗曾发高烧至104度,浑身烫热昏沉沉,即使服用退烧药后,体内热气依然久留不散,而且夜晚无法入眠,进院检验后,医生诊断她患上骨痛热症。

第二天,其身上出现典型症状:呕吐、骨头疼痛、血小板大幅下降,医生为她输四包血,并转移至深切治疗部(ICU);第四天,她虚弱地像断气病人;第五天,其肺部积水,脚肿似象腿……

持续恶化的病情,令其家属心急如焚,然而蚊症并无特效药,每当徐荟茗发烧时,就服食退烧药,呕吐则服用呕吐药,医生只能寄望其抵抗力增强,血小板回升。

较后其家婆探病时,带来一瓶类似果汁的饮料,并叮嘱她饮用此草药。初时,她担忧草药与西药相冲,然而服用饮料第二天后,其血小板立刻恢复正常水平,令她度过难关,稍后她才晓得,原来该草药为天胡荽。

为了进一步印证草药效果,每当听闻有者患上蚊症,她都将天胡荽捣汁,赠送对方服用,果然药到病除,其家婆也曾在新山,见证许多成功案例,因此才敢让她试用草药。

在住院9天期间,她共花费1万4千令吉,甚至一度徘徊生死边缘,而两汤匙的天胡荽药汁,却救回其宝贵的一命,如此你还敢说天胡荽是“破铜钱”吗?
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除了徐荟茗,程顺章草药师的家属,也曾面对类似情况。某次其孙子发高烧,血小板下降,当被送院治疗时,院方却告知床位不足,程医师遂送上天胡荽,其孙子服用药方后,血小板指数即刻恢复正常。

“天胡荽主要拥有两项功效,一是治疗骨痛热症,二是治疗肝病,其中治疗骨痛热症的效果,更是马上见效,因此民间流传许多成功案例!”

另有一次,柔佛一名病患,其舌头患癌腐烂,求助无门下唯有问神,神明开出的药方为“盘上芫荽”,并指示他到雪州双溪威(Sungai Way)寻求药方。

此事说来也真玄妙!当时程医师在双溪威举办草药展,每当中午时分,他都出外用餐,但对方上门求助当天,他却没有出外用餐,神明仿如冥冥中,安排对方会见程医师,并成功讨取药方。

“盘上芫荽是天胡荽的别名,这是一个古老的名字,且鲜少有人听闻此药名,当时若我出外用餐,对方可能无法遇见我,后来我赠送他草药后,同样药到病除。此事传开后,如今双溪威家家户户都栽种此草药。”
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天胡荽简介
学名:Hydrocotyle sibthorpioides Lam.
别名:遍地锦、遍地金、破铜钱、滴滴金、满天星、金钱草、明镜草、铺地锦、肺风草、伤寒草、落地金钱、盘上芫荽、过路蜈蚣草
科属:伞形科(Umbelliferae)、天胡荽属(Hydrocotyle)
特性:属多年生草本,植株拥有特殊香味,嫩蔓芽叶可炒食或煮汤,属无公害保健绿色型野香菜。
茎:茎匍匐地面,节处生根,光滑无毛。
叶:叶圆心脏形,浅裂,互生,具长柄,钝锯齿状。
花:单一伞形花序,腋生,具花梗,花白绿色或带粉红色。
果:呈扁球形,茶褐色,种子扁平,半圆形。
药用部分:全草
生长环境:多生于田边、水沟边或水沟石缝中等阴湿处。
採集加工:全年可採,鲜用或晒干备用。
性味:苦辛,寒
功能:清热解毒,利尿消肿
主治:传染性黄疸肝炎、肝硬化腹水、伤风感冒、咳嗽咽痛、结膜炎、白内障
用法:每用干品3至5钱,鲜品1至2两,水煎服或捣汁含漱,外敷患处。
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民间偏方
1.治肝炎发黄:鲜天胡荽5钱至8钱(干品3至5钱),茵陈蒿5钱。煎水吃,日服三次。
2.治急性黄疸型肝炎:鲜天胡荽1至2两,白糖1两,酒水各半煎服,每日一剂。
3.治阳黄黄疸及小儿风热:天胡荽捣烂,加盐少许,开水冲服。
4.治小儿夏季热:鲜天胡荽适量,捣汁半小碗,每服3至5匙,每日服5至6次。
5.治痢疾:天胡荽,蛇疙瘩,刺梨根,石榴皮。煎服。
6.治肾结石:天胡荽1至2两,水煎服。
7.治小便不通:鲜天胡荽1两,捣烂挤水,加白糖1两服,或煎水兑白糖服。
8.治跌打瘀肿:天胡荽捣烂,酒炒热,敷擦患处。
9.治缠蛇腰(带状疱疹):鲜天胡荽一握,捣烂绞汁一杯,加雄黄末1钱,涂患处,日二次。
10.治喉炎:天胡荽1至2两,煎水或捣汁加食盐少许含漱。
11.治齿缝出血:鲜天胡荽一握,用冷开水洗净,捣烂浸醋,含在口中;5分钟吐出,日含三至四次。
12.治头疮白秃:天胡荽,牛耳大黄,木槿皮,捣涂。
13.治耳烂:天胡荽鲜草揉汁涂。
14.治百日咳:天胡荽5钱,捣烂和蜜糖开水冲服。
15.治皮肤癌:天胡荽鲜草绞汁,不拘量内服,同时以之外敷,治疗鳞状上皮癌有效。
16.治羊癫疯:新鲜天胡荽约半斤,清洗干净,榨汁约八分碗,加酌量红糖,早晚各喝一碗,喝两次即痊愈。
*注:1钱=3.75克;1两=10钱=37.5克
天胡荽怎样种
天胡荽可通过插苗栽种,无论是半日照或全日照,都可健康生长,但需要相当充足的水份,因此也可种植于池塘周围,以作装饰。

保存贴士
採集后洗净,并收藏于干燥处。

药膳登上饭桌
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1.天胡荽汁
疗效:骨痛热症
材料:天胡荽30克
做法:将天胡荽捣汁后,即可服用,也可加入蜜糖调味。
*注:若患有肝病者,可添加第二趟洗米水,服用两趟后,或有助改善病情。


2.天胡荽汤
疗效:清热解毒
材料:天胡荽50克、鸡蛋2粒、水份适量、大葱少许
做法:将所有材料放入锅内,煲滚后即可盛入碗内饮用
*注:大葱是用作调味。


我赞天胡荽
杨素雄(鸿兴中医诊所暨草药中心创办人)
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目前,西医对骨痛热症尚未有特效药或疫苗,一般临床上的对症治疗,只能叮嘱病患多休息,多喝水,补充体液,保持大便通畅。

在中医里,骨痛热症属于“温病”范畴,在其发病的不同阶段,也有相应的药方对症治疗。在临床上,骨痛热症分为四期辩证论治:

1.发热期
·症状:恶寒高热、头身疼痛、呕吐腹泻、舌红苔黄腻、脉浮数。
·治法:解表清气、化湿清热。
·常用中药:银花、连翘、淡竹叶、板蓝根、石膏、藿香、牛蒡子、薄荷、黄芩、麦冬、玄参等。

2.出疹期及出血
·症状:高热烦渴、斑疹外发、皮肤淤斑淤疹、便血、呕吐、腹泻、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泻火、凉血解毒。
·常用中药:生石膏、知母、水牛角、生地、丹皮、赤芍、栀子、黄连、黄芩、玄参、紫草、生地榆等。

3.休克期
·症状:面白肢冷、烦躁不安、体温下降、血压下降、脉细弱。
·治法:益气固脱、回阳救逆。
·常用中药:人参、五味子、麦冬、熟附子等。

4.恢复期
·症状:少气无力、食欲不振、懒言、舌淡、脉细。
·治法:健脾和胃、益气养阴。
·常用中药:太子参、北沙参、茯苓、白术、石斛、扁豆、麦冬、麦芽、知母等。

民间生草药治疗蚊症,拥有意想不到的疗效,而且应用方法颇多,只要清楚病情,对症下药,掌握用量,就是一味好的草药,其中我特别推荐4大路边野草:水蜈蚣、天胡荽、耳草及牛筋草。

天胡荽是小草治大病的“退热大将”,若患有骨痛热症,可采用鲜品全草天胡荽50克至100克,洗净后加入少许清水,绞汁去渣内服(药汁约有2至3汤匙),也可加入蜜糖少许调服。

小孩用量减半,6岁至12岁用量50-80g,2至6岁用量30-50g,2岁以下用量20-30g。轻者服用1-2次,重者服用2-3次,服用后小便量增多,纯属正常反应。退热后,即停止服用药方。

治疗心脏病草药-【尖尾风】原名蛇接骨

心脏病患者的新希望——蛇接骨

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方法:每天早餐后生吃2片鲜叶,痊愈后还可长期服用没有副作用。
一片小叶子,竟能令心脏病患者重拾新生命?
一般上,“尖”物总是刺人的、伤人的、害人的,而且令人避之不及,然而尖尾凤却是救人的、护人的、帮人的,而且令人趋之若鹜,尤其是心脏病患者。
古语说,五十而知天命,然而大马人却是“五十而心脏病”,有者甚至猝死于心脏病,而尖尾凤则有助疏通血管,改善三高症状,甚或救回心脏病患者一命,令他们从“心”开始新生活。
在草药界,许多叶子细长,尾端尖细的植物,都被取名为尖尾凤,它们不但外观相似,同名同姓,有的甚至为同属,相当令人混淆,而此处介绍的“尖尾凤”,其正名为蛇接骨,学名为Gynura procumbens,属菊科(Compositae)植物,原产地来自东南亚。
根据药典记载,尖尾凤能够解毒消肿,祛风散寒,然而民间却用作降低血压与血糖,而且流传许多成功案例。或许是此缘故,尖尾凤曾被广泛炒作,且被夸称为神仙草、救命草或寿命草,甚至能够助人“起死回生”。
此外,据说尖尾凤可治疗30种疾病,例如癌症、毒瘤、肝病、胃痛、痔疮、梅毒、风湿……虽然不置可否,不过它治疗三高症状及心脏病的功效,却深获许多人的认同,以致一名马来友族同胞,也大赞“bagus”!
在大马,由于许多人患有三高症状,导致心脏病人数也节节上升,而且比其它国家有更年轻化的趋势。根据统计,国际心脏病平均患病年龄为66岁,而大马人58岁即患上心脏病,像尉伯祖(Wakparjo)即是其中之一。
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尉伯祖是园艺工人,他每天抽三包烟,嗜吃炸鸡、咖哩饭及椰浆饭,刚跨越知天命之年,就患有糖尿病、血压高及心脏病,即使只是搬动花盘,也会心跳加速,有心无力。
有一次,尉伯祖因心律不整、呼吸困难及冷汗直冒,而被紧急送入医院救治,医生神色凝重告诉他:“你的心血管阻塞,病情相当严重,我替你写封介绍信,你到国家心脏中心挂诊,进行心脏绕道手术,才能保住性命。”
每当呼吸急促,心跳加速,他马上吞服药丸,然而药物只能暂时控制病情。较后,一名华裔友人推荐他服用尖尾凤:“你只要每天生吃两片叶子,或能改善你的病情。”
尉伯祖遂尝试服用此草药,经过一段时日后,他感觉确有疗效,尤其是在工作之际,不再因多行走几步路便气喘,也不再因搬动重物而心跳加速。
6个月后,尉伯祖返回医院检查,医生从心电图记录中,发现其心脏回复正常,并惊讶问道:“除了西药,你是否还有服用其它药物?你心肌阻塞之处,其血液循环已回复正常,你应继续服用那药物……”
自此,尉伯祖在自家门前,种植许多草药,例如苦藤、蛇草、猫须草、尖尾凤等,其中尖尾凤种植在门前最显眼之处。每天清晨出门前,他随手摘采两片叶子,放入口中咀嚼,然后才出门上班。
不过,尉伯祖曾因治病心切,而一次过服用四片叶子,结果马上不对劲,身体像在摇晃,心脏不规律地跳动,因此他提醒说,若生吃尖尾凤叶子,一天最多只能服用两片。
在70年代,民间一般以尖尾凤叶片煲水服用,较后则改为生吃叶片,不过程顺章医师表示,尖尾凤也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因此他建议以尖尾凤入菜或制作沙律,除了能够对治女人白带,也有助改善心脏病状况,当中不乏许多见证者。
若为夫者患有心脏病,有的妻子拒绝与丈夫行房,以免丈夫过度兴奋,心脏病猝发,然而程医师认为,若心脏病患者因无行房,而对生理需求朝思暮想,反而令血液直冲心脏,且可能加重病情。
“若心脏病患者有生理需求,则应顺其自然,适度与伴侣行房。一些酒店发生的暴毙案,可能是因男方久无行房,结果过于兴奋而丧命!”无论如何,心脏病情况因人而异,难以一概而论,患者应咨询医生意见。
此外,他表示,心脏病或不会影响性功能,不过心脏病患服用的药丸,一般被用作治疗风湿及膝盖疼痛,若服食过量西药,可能会引起副作用。
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尖尾凤简介
学名:Gynura procumbens(Lour.)Merr.
别名:蛇接骨、龙凤菜、石川七、乌凤七、见肿消、金鸡毛草
科属:菊科三七草属
采集: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
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50公分。茎下部倾斜,肉质,绿色或淡褐色,略具棱,无毛。
叶:单叶互生,叶片卵形或椭圆形,长7至13公分,宽4.5至8公分,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不规则的浅锯齿或深裂,两面具粗短毛。
花:头状花序排列成疏散的伞房花序,顶生;顶生;总苞圆筒状;苞片1列,绿色,的基部附有数枚较小的短苞片;花全部为管状,花冠紫红色或鲜黄色,先端5裂;雄蕊5;花柱柱基部小球状,柱头分叉,被毛。
果:瘦果小,有棱线;冠毛多数。
性味:辛甘,平
功能:消肿散瘀,消炎止咳,通经活络
主治:肺结核,跌打挫伤,风湿关节痛,支气管肺炎
用法:外用捣敷;内服煎汤,0.5至1钱;或炖肉服


民间偏方
1.便秘:尖尾凤适量,水煎服。
2.肺结核:尖尾凤一钱,炖肉服。
3.糖尿病:尖尾凤鲜叶绞汁,加蜂蜜服。
4.支气管炎:尖尾凤3至4两,炖瘦肉服。
5.无名肿毒:尖尾凤鲜叶适量,捣烂外敷。
6.跌打损伤/软组织挫伤:尖尾凤鲜品,捣烂加胡椒末适量,外敷患处。
*注:1钱=3.75克;1两=10钱=37.5克 
尖尾凤怎样种
尖尾凤通过扦插方式繁殖,其生命力极强,对栽培土质要求不高,以肥沃的沙质土壤为最佳。排水及日照条件需良好,喜欢高温环境,生长适温20至30℃,栽种约一至二周后,即可生根。
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保存贴士
晒干后放在阴凉通风处,或是放入保鲜袋后,保存于雪柜。
药膳登上饭桌
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1.尖尾凤炒江鱼仔
疗效:女人白带,三高症状
材料:尖尾凤250克,江鱼仔10克,姜丝、大葱及蒜米少许
做法:
a)锅中倒入热油,先炒煮江鱼仔,然后放置一旁。
b)炒煮姜丝、大葱及蒜米,再放入尖尾凤推炒片刻,加适量盐调味,并配搭之前炒煮的江鱼仔,即可盛盘。
注:江鱼仔有助增添味道。


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2.尖尾凤沙律
疗效:开胃,三高症状
材料:尖尾凤50克,番茄1粒,生菜数片,紫包菜50克(切片),红萝卜半条,青瓜半条。
做法:洗净及切片所有材料后,即可配搭在碟盘上,并配搭普通沙律酱及芝麻沙律酱。



我赞尖尾凤
陈凤麟
陈凤麟的妻子为叶妹,她长期患有血压高和糖尿病,必须依靠药物控制病情,因此每隔两个月,叶妹都会到诊所复诊。
虽然陈凤麟在家种植尖尾凤,并向妻子推荐服用此草药,但叶妹宁可选择服用西药,而拒绝相信草药的功效。
直至有一阵子,叶妹曾数次因血压过高,在例行检查后,而被护士安排紧急入院吊盐水,直至血压正常后,才获准出院。
有一次,其女儿返回娘家探病时,建议她服用尖尾凤,叶妹对女儿说:“你父亲曾从朋友获得此草药,因此我们院子也有种植。”后来经过女儿的劝解,她才开始服用草药。
女儿建议她,将叶子炒江鱼仔当菜肴吃,不过叶妹嫌麻烦,她将叶子摏碎掺水饮用,每两三天即饮用一次。服用药方两年后,其血压控制在130至150/90之间。
有一次,她因白内障而视力模糊,并曾两度到医院动手术,医生对她说:“若你的血糖过高,根本无法动手术!”。言下之意,其糖尿病问题也因尖尾凤而获得控制,自此她对草药更具信心。
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心脏病症状:·水肿·心绞痛·心律紊乱·晕眩、乏力·恶心、作呕·气促、冒冷汗·胸部呈压迫感·剧痛扩展至颈部、手臂及下颚
心脏病成因:·吸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高胆固醇·缺乏运动·精神紧张·不良饮食习惯
心脏病的预防·不抽烟·减少喝酒·保持适量休息·培养良好饮食习惯·控制血压和糖尿病·定期进行身体检验·有氧而适量的运动·控制体重,预防过胖·维持正常及有规律的生活·保持心情轻松,避免过度紧张·多吃蔬果,少吃肉类丶肥腻及胆固醇过高食物。
救命草、蛇接骨--(《云南中草药》)   
【异名】回筋口干、树三七、石三七(《云南中草药》),见肿消、羊草跌打、白叶跌打(《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帕蚌板(傣名)。
  【来源】为菊科植物乌风七的全草。   
【植物形态】乌风七。蛇接骨  
【采集】全年可采。   
【性味】辛甘,平。   
①《云南中草药》:"辛,凉。"   
②《云南思茅中草药选》:"甘淡,平。"   
功用主治:散瘀消肿,消炎止咳。治跌打挫伤,风湿关节痛,支气管肺炎,肺结核。疱疹、蚊子叮等  
①《云南中草药》:"通经活络,消肿止痛,消炎止咳。治跌打损伤,软组织挫伤,支气管肺炎,肺结核。"  
②《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散瘀消肿,活血生肌。治骨折,风湿关节痛。"  
用法与用量:外用:捣敷。
内服:煎汤,0.5~1钱;或炖肉服。  
选方:
①治跌打损伤,软组织挫伤:蛇接骨鲜品,捣烂加胡椒末适量,外敷患处。(《云南中草药》)   
②治支气管肺炎,肺结核:蛇接骨一钱,炖肉服。(《云南中草药》)   
功用主治:散瘀消肿、消炎止咳、治跌打挫伤、风湿关节痛、支气管肺炎、肺结核、青春痘、痘疮。
说明:   
①《云南中草药》:"通经活络,消肿止痛,消炎止咳。治跌打损伤,软组织挫伤,支气管肺炎,肺结核。"   
②《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散瘀消肿,活血生肌。治骨折,风湿关节痛。"
实践证实:吾在今年夏天,蚊子叮痒,红肿,捣烂外敷患处,立即见效。说明可以立即散瘀消肿。
小孩眼睛角疱疹,每年一发,已经7年,今年使用此“蛇接骨”捣烂外敷患处,晚上使用,消炎止也,第二天没有痕迹。
是根治青春痘、痘疮的良方。你脸上长痘痘怎么办?额头长痘痘能治吗?找我!10天完成。
(吾自家种植神奇救命草)
吾自家种植,的确有良好效果,我是由朋友介绍,她的亲戚得严重肝病,医院没有办法,已经放手,后病人使用“救命草”一年,目前已经恢复。
吾非专家,但是略懂中医理论,专家对此“救命草”评论反之,我认为所谓专家,是为了财富,不可以相信,已无德从也。吾以清除病理为重。
“这盆植物叫‘金鸡毛草’,又叫‘神奇救命草’,不但可以治糖尿病,还可以治很多病。”老先生说,老伴有糖尿病好几年了,3个月前一位老朋友送了他们这盆植物,老伴连续服用三个月后,不仅血糖恢复正常,连原本有的高血脂也恢复正常了。服用方法说明:煎汤、泡茶、咀嚼都可以。

Wednesday, 20 April 2016

马来西亚抗癌草药-软骨草(草胡椒0

草胡椒
性味:辛凉
归经:肝、肺经
功能主治:散瘀止痛、清热解毒。主痈肿疮毒、烧烫伤、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全草-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加酒调敷;亦可捣烂绞汁。
民间用治眼疾、白内障、百日咳,煎水服用。
多长在花盆底部或沟渠,阴凉潮湿的地方,可以炒sambal当菜吃。
喉咙痛
用法:
将此草药煲水,加上一点盐。
手足口症
除了看西医及服用西医的药物外,可以使用此草药以加快复原。
用法:
拔几株软骨草,拔掉根部及种子,把它捣碎,挤出青色的汁。 小孩大约一汤匙。
割伤止血
如果被割伤,一时找不到药物,可以用此草药止血。
用法:
把此草药捣碎,敷在伤口上。
腰痠骨痛
用法:
将此草药煲水喝。
脚趾发脓溃烂
用法:
把此草药捣碎,加上米酒,加上敷在伤口上。
发热气
用法:
如果身体耐寒,可以拔几株软骨草,拔掉根部及种子,把它捣碎,挤出青色的汁,生喝。 不耐寒者,可以煲水喝。

Monday, 18 April 2016

馬來西亞常見的青草藥

馬來西亞常見的青草藥,會用的話,它們可都是個寶呀~

南非葉#1
青草藥,性涼、味苦
據說可抗癌,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功能散熱和涼血,適用於降血壓、糖尿病、風熱性或血熱性皮膚病,及皮膚搔癢。南非葉對肝有好處,肝與眼睛有關係,對眼疾也有幫助。
虛弱者慎服南非葉,胃寒、低血壓、手腳麻痹、貧血、骨瘦如柴和經
常頭暈者,都不適合。
用法:
1。生吃 - 直接生吃(不超過5片),或2-5片加一個青蘋果打汁
2。鮮品煮水
3。曬乾煮水或磨粉做膠囊服用
馬來西亞常見的青草藥,會用的話,它們可都是個寶呀~
南非葉
馬來西亞常見的青草藥,會用的話,它們可都是個寶呀~
師傅做給我的南非葉膠囊
黑面將軍#2
黑面將軍,又名:脆葉馬蘭/化石草
青草藥,味微苦、澀,性涼。
清熱解毒、活血消腫,主治泌尿系感染、小便不利、月經不調、閉經、跌打損傷,皮膚熱毒。
民間用治子宮肌瘤,癌症,糖尿病,結石症等。
用法:
1。鮮品+青蘋果打汁喝,或煮水。
2。曬乾泡茶喝,或裝膠囊服用。
馬來西亞常見的青草藥,會用的話,它們可都是個寶呀~
黑面將軍
穿心蓮 #3
馬來西亞常見的青草藥,會用的話,它們可都是個寶呀~
為爵床科植物穿心蓮(Andrographis paniculata(Burm.f.)Nees)的全草或葉。又名春蓮秋柳,一見喜,欖核蓮、苦膽草、金香草、金耳鉤、印度草,苦草等。
生於濕熱的平原、丘陵地區。主產廣東、福建。現長江南北暖地區均引種栽培,熱帶、亞熱帶部分地區有野生。穿心蓮原產印度、斯里蘭卡、巴基斯坦、緬甸、印度 尼西亞、泰國、越南等國。印度用作苦補健胃藥,載於1954年《印度藥典》。中國於五十年代在廣東、福建南部民間有引種栽培,用於治療多種感染性疾病及毒 蛇咬傷。近年來中國各地對穿心蓮的栽培、化學成分、藥理及臨床方面進行深入的研究。現已收載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985年版一部中。
性味《泉州本草》:味苦,性寒,無毒。
歸經《泉州本草》:入心、肺二經。
功用主治-穿心蓮的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消腫。
治急性菌痢,胃腸炎,感冒,流腦,氣管炎,肺炎,百日咳,肺結核,肺膿瘍,膽囊炎,高血壓,鼻衄,口咽腫痛,瘡癤癰腫,水火燙傷,毒蛇咬傷。
①《嶺南採藥錄》:能解蛇毒,又能理內傷咳嗽。
②《泉州本草》:清熱解毒,消炎退腫。治咽喉炎症,痢疾,高熱。
③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治急性菌痢,胃腸炎,感冒發燒,扁桃體炎,肺炎,瘡癤腫毒,外傷感染,肺結核,毒蛇咬傷。
④《江西草藥》:清熱涼血,消腫止痛,治膽囊炎,支氣管炎,高血壓,百日咳。
⑤《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清熱消炎,止痛止癢,解蛇毒。治腮腺炎,結合膜炎,流腦。
⑥《廣西中草藥》:止血涼血,拔毒生肌,治肺膿瘍,口腔炎。
⑦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治鼻衄,口腔出血。
⑧《福建中草藥》:清熱瀉火。治肺結核發熱,熱淋,鼻竇炎,中耳炎,胃火牙痛,湯火傷。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或研末。外用:煎汁塗或研末調敷。
藥物配伍:配薄荷、菊花、桔梗,清咽利喉;配石膏、知母、金銀花、連翹,清肺瀉火解毒;配生地、丹皮、大青葉,涼血解毒消腫。
藥理作用
1、解熱作用:
穿心蓮內酯、新穿心蓮內酯均具有抑制和延緩肺炎雙球菌和溶血性乙型鏈球菌所引起的體溫升高的作用,而後者的作用強度不及前者。對於傷寒副傷寒菌苗所致發熱 的家兔或 2,4-二硝基苯酚所致發熱的大鼠,去氧穿心蓮內酯、穿心蓮內酯、新穿心蓮、內酯、脫水穿心蓮內酯均有一定的解熱作用,其中以脫水穿心蓮內酯作用最強。以 去氧穿心蓮內酯和新穿心蓮內酯混懸腹腔注射給藥,對同時皮下注射肺炎雙球菌和溶血性鏈球菌培養物所致發熱家兔能延遲體溫上升時間,減弱體溫上升程度。
2、抗炎作用:
採用二甲苯、醋酸所致小鼠皮膚或腹腔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灌胃去氧穿心蓮內酯或脫水穿心蓮內酯均能減少毛細血管壁的滲出,與對照比較P<0.05或 P<0.01。對大鼠用巴豆油所致出血性壞死性滲出,去氧穿心蓮內酯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去氧穿心蓮內酯、穿心蓮內酯和新穿心蓮內酯在100mg/囊的大劑 量下7.5小時 對大鼠CMC囊中白細胞遊走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實驗還觀察到這四種穿心蓮內酯對小鼠腎上腺皮質功能有不同程度的興奮作用,以脫水穿心蓮內酯為最強。穿心蓮 內酯和新穿心蓮內酯有抑制大腸桿菌的作用。
3、對免疫功能的影響:
穿心蓮水煎劑在體外能提高外周血白細胞吞噬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能力。有報道口服穿心蓮能使腫瘤病人及其它病人或健康人對舊結核菌素所致皮膚延緩型超敏反應增 強。穿心蓮甲素注射液也可增強吞噬細胞功能。3H-胸腺嘧啶核苷滲入淋巴細胞的體外試驗表明,穿心蓮水溶性衍生物注射液對PHA促進3H-胸腺嘧啶滲入有 抑制作用。用穿心蓮內酯合成的脫水穿心蓮內酯琥珀酸半酯(DAS)對2,4-三硝基氯苯所致小鼠遲髮型超敏反應也有抑制作用。穿心蓮內酯有明顯抑制靜脈血 中碳末廓清率的作用。穿心蓮製劑一新得平(內含酯和酮)可提高小鼠血清溶菌酶水平。
4、對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功能的影響:
穿心蓮甲、乙、丙素4g/kg和丁素1g/kg 灌胃給於幼年小鼠,腹腔注射脫水穿心蓮內酯琥珀酸半酯(DAS)63-250mg/kg,每日1次,連續3天,均可使胸腺萎縮,提示有增強腎上腺皮質功能 的作用。脫水穿心蓮內酯 125-250mg/kg5天 腹腔注射,能明顯降低大鼠腎上腺中維生素C的含量,250mg/kg劑量組的大鼠垂體前葉中ACTH含量略高於對照組。DAS降低腎上腺中維生素C含量的 作用,切除垂體後即完全消失,對切除腎上腺的幼年大鼠DAS不能延長其存活時間。提示DAS本身無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但能興奮垂體前葉功能,促進 ACTH的合成和釋放,從而增強腎上腺皮質功能,大鼠用戊巴比妥鈉麻醉後,DAS仍可使腎上腺中維生素C含量降低。但在戊巴比妥麻醉的基礎上,嗎啡、地塞 米松、氯丙嗪等均可完全阻斷DAS降低腎上腺中維生素C的含量,表明DAS興奮神經-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的作用部位可能在皮層下中樞。
5、對心血管和血液系統的影響:
據報道,實驗性冠狀動脈血栓性心肌梗塞犬靜脈注射總黃酮4g/kg(相當生藥4g),
可顯著改善心外膜心電圖。病理檢查,冠脈內未見血栓形成,受損冠脈內膜處僅見內膜脫落和少許血小板聚集及紅、白細胞粘著,大多數動物心肌切片正常,CK一 MB未見明顯變化。心肌梗塞犬靜脈注射總黃酮4g/kg,也可使ADP誘導的血小板聚集性降低,優球蛋白溶解時間縮短,並可使血中TXB2含量降低,6- 酮-PGF1a明顯升高,血小板cAMP也升高,提示總黃酮抑制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的作用與抑制TxA2的產生,促進血管壁內皮PGI2的生成與釋放、 刺激血小板cAMP升高及促進纖溶有關。體外實驗,總黃酮0.125mg/ml即能明顯抑制ADP誘導的人血小板聚集,在0.125-1.0mg/ml范 圍內作用強度與劑量呈正相關。0.1-5.0mg/ml還可使優球蛋白溶解時間明顯縮短。穿心蓮根總黃酮還能明顯減少大鼠心肌鐿攝取率,對異丙腎上腺素引 起的心肌損傷和實驗性心肌梗塞缺血性損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6、抗蛇毒及毒蕈鹼樣作用:
小鼠腹腔注射穿心蓮醇提物的水溶部分50或100mg/只,均能非常顯著地延長眼鏡蛇毒中毒所致小鼠唿吸衰竭和死亡的時間,此提取物能引起犬血壓下降,毒 扁豆鹼可增強此作用,而阿托品則可阻斷,抗組胺藥及-受體阻斷劑均無影響;提取物可抑制在體蛙心,但此作用也可被阿托品所阻斷。提取物還可使豚鼠迴腸收 縮,毒扁豆鹼可增強其作用,阿托品亦能阻斷其作用,而抗組胺藥也無明顯影響。提取物對蛙腹直肌不產生任何作用。表明穿心蓮提取物對煙鹼受體活性無影響,而 顯示明顯的毒蕈鹼樣作用,這可能是其抗蛇毒作用的機制。
7、中止妊娠作用:
小鼠每日腹腔注射穿心蓮煎劑10g(生藥)/kg,連續2天,有顯著的抗著床及中止早、中、晚期妊娠作用;每日肌肉注射(12.5g/kg)、皮下注射 (12.5g/kg)、灌胃(25g/kg)、靜脈注射(6.25g/kg),連續2天或宮腔注射(2.5g/kg)1次也均能中止早期妊娠,其中以腹腔 注射、靜脈注射效果最好;宮腔給藥效果亦好,且用量小。對早期妊娠家兔有同樣的作用。早期妊娠小鼠靜脈注射穿心蓮苦味素625mg/kg,每日 1次,連續2天也可引起流產。外源性孕酮及黃體生成素釋放激素對穿心蓮引起的早期流產有保護作用。脫水穿心蓮內酯衍生物-穿-4 對小鼠和大白鼠均有良好的抗早孕作用。
8、保肝利膽作用:
穿心蓮對大鼠有利膽作用,並可增加大鼠肝重量。腹腔注射穿心蓮內酯可使大鼠膽汁流量明顯增加。其所分泌膽汁的物理性質亦有所改變。穿心蓮內酯還能對抗 CCl4、D-半乳糖胺(800mg/kg)和乙醯氨基酚(3g/kg,口服)造成的肝毒作用,顯著降低,SGPT、SGOT、SALP、HTG水平。
9、抗腫瘤作用:
脫水穿心蓮內酯琥珀酸半酯對W256移植性腫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脫水穿心蓮內酯二琥珀酸半酯氫鉀製成的精氨酸復鹽(OASKARG)對培養的乳腺癌細胞DNA合成可能有抑制作用。
10、其他作用:
穿心蓮內酯及其衍生物對人胃腫瘤細胞KATO-lll具抑制作用。穿心蓮的正已烷提取部分對牛眼晶狀體內醛糖還原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穿心蓮對大鼠有利膽作用,並可增加鼠肝重量,縮短環已巴比妥引起的睡眠時間。乙醇提取物對大腸桿菌腸毒素引起的腹瀉有對抗作用。
七星針 #4
七星針/玫瑰麒麟,又名:大還魂
青草藥,味平、花甜、果酸
主治跌打損傷、各種內外傷,有消腫活血化瘀的功效,在新馬一帶,民間亦用來治療婦女疾病,如子宮頸癌或卵巢瘤。
七星針也用在其他癌症的治療,一些經過化療或者電療,仍被西方醫學判死刑的病人,以七星針配合其他草藥,把癌症病情抑制下來。
用法:
1。生吃
2。煮水
(紫花最有疗效)
馬來西亞常見的青草藥,會用的話,它們可都是個寶呀~
橙花七星針
紫花七星针

葉下珠 #5
馬來西亞常見的青草藥,會用的話,它們可都是個寶呀~
性味:味微苦甘,性涼,無毒。
功能主治:清熱利尿,明目,消積。用於腎炎水腫,泌尿系感染、結石,腸炎,痢疾,小二疳積,眼角膜炎,黃疸型肝炎;外用治青竹蛇咬傷。
效能:內服清熱解毒散氣去積;外用消毒退腫。入脾肺經。
主治:赤白痢疾,暑熱痢疾,傷暑發熱,目赤腫痛,小兒疳積,夜盲;外治毒蛇咬傷,指頭蛇瘡,皮膚飛蛇卵,小兒暑癤。
用法用量: 0.5~1兩;外用適量,鮮草搗爛敷傷口周圍。
也可當茶飲,有解暑去火,鎮咳去痰作用。
憂遁草 #6
馬來西亞常見的青草藥,會用的話,它們可都是個寶呀~
憂遁草,又名:柔刺草/沙巴蛇草/竹節黃/軟枝接骨草等
青草藥,味微苦、淡,性涼
清熱利濕、散瘀拔彈、活血疏經
對腎臟病的治療有幫助,減緩洗腎的影響,治療腎炎水腫,治療子宮/卵巢瘤,也可治療跌打骨傷和外傷,民間相傳有抗癌的功效。
用法:
1。生用
2。煮水
憂遁草可改善貧血,跌打骨折,對洗腎患者有幫助.
仙鶴草#7

仙鹤草

 别名脱力草、瓜香草、老牛筋、狼芽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龙芽草Agrimonia pilosa Ledeb.的地上部分。 全草夏、秋季采收。芽冬、春季新株萌发前采收。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达1m,全株具白色长毛。根茎短,常生1或数个根芽(越冬芽)。茎直立,被疏柔毛及腺毛。羽状复叶互生,小叶大小不等,间隔排列,卵圆形至倒卵圆形,长2.5~7cm,宽1.5~3.5cm,边缘有锯齿,两面均被柔毛;托叶近卵形。总状花序顶生;花萼倒圆锥形,5裂,裂片基部生多数钩状刚毛,宿存;花瓣5,黄色;雄蕊5~15;子房半下位,花柱突出。萼筒于果熟时增厚,下垂,顶端有一轮直立钩刺,外有较深纵沟。极似仙鹤头部,因而称仙鹤草。花果期5~12月。
中文学名
仙鹤草
拉丁学名
Agrimonia pilosa Ledeb.
别    称
脱力草、老牛筋、龙牙草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蔷薇科
龙牙草属
分布区域
浙江、江苏、湖北等地




化学成分仙鹤草酚(agrimophol)、仙鹤草内酯(agrimonolide),并含木犀草甙(luteoloside)、仙鹤草甲、乙、丙素(agrimonin A,B,C)、赛仙鹤草酚A~E(agrimol A~E),另含鞣质、甾醇、皂甙及挥发油。
性味 性平,味苦、涩。

功能主治

功效与作用:
  1. 止血。促进血液凝固。
  2. 强心。调整心率,大量服用能使心搏徐缓。
  3. 抗菌。体外试验能抑制革兰氏阳性菌。
  4. 驱虫。其根芽有驱绦虫作用《新医药学杂志》。
收敛止血,截疟,止痢,解毒。用于咳血、吐血、治流鼻血有特效、疟疾、脱力劳伤、痈肿。
药品名称:仙鹤草(龙茅草、黄龙尾、脱力草)
半边莲治疗直肠癌
作者的同乡在1964年得了直肠癌,医院要开刀切除,他害怕没有动手术。后经一老者告知用半边莲可治。
方法是:每天半边莲100克,煎两次共5斤水温合在一起饮用。连喝了五年完全治愈。多年来没再犯病。(张朝书)

药理

  1. 每日用提取物500微克,连续6天分别注入(1毫升)癌细胞培养液和正常细胞培养液中,能完全消灭癌细胞,但正常细胞仍继续繁殖,不受损害。
  2. 粗制浸膏能促进动物血液凝固。家兔静脉注射仙鹤草素后可大大缩短其血凝时间,增加血小板,促进血小板的生成并能增加血钙;实验性狗股动脉出血,局部应用粉剂并加压迫有一定的止血作用。
  3. 仙鹤草素对小鼠、大鼠、家兔均有调整心率,使已疲劳的骨骼肌兴奋,增加细胞的抵抗力及降低血糖等作用;仙鹤草内酯能降低离体兔肠的收缩幅度及张力,也能抑制在体小鼠肠的蠕动。
  4. 水、醇提取物对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家兔结膜炎有消炎作用。
  5. 水提取物100毫升/公斤,对兔齿髓电刺激引起的疼痛有镇痛作用。
  6. 水提取淤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福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人型结核杆菌增有抑制作用。
[药性]
苦、凉。归胃、肝、脾、肺、大肠经。
[药效]
败毒抗癌、凉血止血、养伤退肿。

药用

(1)败毒抗癌,用于癌瘤积毒:
胃癌 仙鹤草60克,龙葵白英各48克,半枝莲、蛇莓、石见穿各24克 水煎服,日1剂。宜于胃癌之伴有黑便、贫血、消瘦、疲乏等症状者。继续服用能使肿块消散。
食管癌 仙鹤草30克,代赭石、急性子、蜣螂各21克,旋复花、姜竹菇、天冬、麦冬、南沙参、北沙参、沉香曲、石斛各12克,木香丁香、厚朴、当归、豆蔻各9克 水煎服。能使症状改善,饭量增加,体力恢复。
肝癌 仙鹤草、生地黄、石燕、半枝莲、瓦楞子各30克,漏芦、薏米各15克,当归、丹参、八月札各9克,白芍、陈皮各6克 水煎3次分服。结合放射治疗,能改善体力,缩小肿块。宜于早、中期。
宫体腺癌 仙鹤草30克,益母草、当归、丹参各15克,川芎、牡丹皮、香附、陈皮各9克,茴香6克,艾叶3克 水煎3次分服,日1剂。能使流血、白带减少,疼痛消除,阴疲乏涂片检查癌细胞阴性。可结合放射治疗。
乳腺癌 仙鹤草30克,蒲公英、泽泻各15克,海灌、海带、半夏、当归、川芎、白芍、独活、青皮、象贝、红花、蛤粉各9克,陈皮、甘草各6克 水煎服,日1剂。宜于早期者,可获痊愈。
白血病 仙鹤草、鹿衔草各30克,凤尾草、紫珠各12克,生甘草6克 水煎代茶饮。另用:生黄芪、紫草各30克,七叶一枝花、党参、凤尾草各12克,山豆根、茜草各9克,当归、射干、生甘草各 6克,生马钱子1克,水煎并冲服牛黄粉0.6克。宜于急性各型,可获缓解。
(2)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出血:
血热咯血 鲜仙鹤草30克,鲜旱莲草12克,侧柏叶9克 水煎服。
咳唾脓血 仙鹤草、苇茎各30克,鱼腥草、茜草各15克,薏苡仁、冬瓜仁各12克,桃仁9克 水煎服。
湿热便血 仙鹤草、地榆各15克,黄芩、山栀、槐花各9克,黄连3克 水煎2次分服。
泻痢有血 仙鹤草30克 水煎,加红糖30克调服。
崩漏下血 仙鹤草30克,蒲黄(炒)9克 水煎服。
气虚衄血 仙鹤草、黄芪、土党参各30克,桂元肉、大枣各15克 水煎服。
(3)养伤退肿,用于损伤肿痛:
疔疮肿痛 仙鹤草适量 水煎,熬膏,涂疮肿处,日1次。
乳痈初肿 仙鹤草30克 酒、水各半煎服。

选方

① 治肺痨咯血:鲜仙鹤草一两(干者,六钱),白糖一两。将仙鹤草捣烂,加冷开水叫、碗,搅拌,榨取液汁,再加入白糖,一次服用。(《贵州民间方药集》)
② 治吐血:仙鹤草、鹿衔草、麦瓶草。熬水服。(《四川中药志》)
③ 治鼻血及大便下血:仙鹤草、蒲黄、茅草根、大蓟。煎服。(《四川中药志》)
④ 治亦白痢及咯血、吐血:龙芽草三钱至六钱,水煎服。(《岭南采药录》)
⑤治妇人月经或前或后,有时腰痛、发热。气胀之症:黄龙尾二钱,杭芍三钱,川芎一钱五分,香附一钱,红花二分,水煎,点酒服。如经血紫黑,加苏木、黄芩;腹痛加延胡索、小茴香。(《滇南本草》)
⑥治赤白带或兼白浊:黄龙尾三钱,马鞭梢根一钱,黑锁梅根二钱。点水酒服。(《滇南本草》)
⑦治贫血衰弱,精力痿顿(民间治脱力劳伤):仙鹤草一两,红枣十个。水煎,一日数回分服。(《现代实用中药》)
⑧治小儿疰夏:仙鹤草五钱,红枣七粒,水煎服。(《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⑨治小儿疳积:龙芽草五至七钱,去根及茎上粗皮,合猪肝三至四两,加水同煮至肝熟,去渣,饮汤食肝。(《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⑩治疟疾,每日发作,胸腹饱胀:仙鹤草三钱,研成细末,于发疟前用烧酒吞服,连用三剂。(《贵州民间方药集》)
⑾治过敏性紫癜:仙鹤草三两,生龟版一两,枸杞根、地榆炭各二两。水煎服。(苏医《中草药手册》)
⑿治痈疽结毒:鲜龙芽草四两,地瓜酒半斤,冲开水,炖,饭后服。初起者服三、四剂能化解,若已成脓,连服十余剂,能消炎止痛。(《闽东本草》)
⒀治乳痈,初起者消,成脓者溃,且能令脓出不多:龙芽草一两,白酒半壶,煎至半碗,饱后服。(《百草镜》)
⒁治跌伤红肿作痛:仙鹤草、小血藤、白花草(酒炒,外伤破皮者不用酒炒)。捣绒外敷,并泡酒内服。(《四川中药志》)
⒂治蛇咬伤:鲜龙芽草叶,洗净,捣烂贴伤处。(《福建民间草药》)

临床应用

①用于止血仙鹤草及由仙鹤草的茎、叶所提取的仙鹤草素,其止血作用已为临床所证实,并早已制成各种剂型广泛应用于各种出血病症。
又将仙鹤草制成止血粉,用于外伤出血、内脏手术时出血或渗血(包括颅内手术、胸腹部手术),据20例的临床观察,均在1~2分钟内止血。
②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用狼牙草的茎叶,制成200%的浓缩煎液。用时先用阴道窥器扩张阴道,以洁尔灭棉球全面彻底洗擦阴道壁,然后将饱蘸狼牙草液的棉球均匀地涂抹整个阴道壁。
再塞以饱蘸狼牙草液的特制带线大棉栓,放置3~4小时后,嘱患者自行取出。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据40例的观察,3个疗程的治愈率达92.5%,镜检阴道滴虫3次均阴性;其余病例亦有好转。一般用药1周左右,局部瘙痒缓解或消失,白带显著减少。
③治疗嗜盐菌感染性食物中毒仙鹤草1两,煎成100毫升,1次顿服。同时配合补液以纠正脱水,用阿托品以抢救休克及止痉。
108例患者通过上述治疗后一般中毒症状包括畏寒、呕吐、头痛、胸闷、四肢麻木等在2~3小时内消除,腹痛在12小时左右消失,腹泻一般在24~48小时内控制。
④抢救克山病引起的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在确定诊断以后,即以仙鹤草素5~10毫克加入25~50%葡萄糖20~40毫升内直接静脉注射,必要时可每隔3~4小时重复应用。注射必须缓慢,注射时间不得少于10分钟。
临床试用6例、4例经治疗后转为窦性心律,临床症状亦迅速改善;2例无效。
认为仙鹤草素主要是通过解除迷走神经抑制,使心律增快而起作用的;对心肌损伤的修复,改善心肌代谢作用不很明显。
⑤其他用仙鹤草0.5~1两煎服,每日1剂,连服5~7天,对流感伤寒型的钩端螺旋体病有一定预防作用。

传说

黄鹤楼是蜚声中外的江南名胜,仙鹤草是一味传统的止血良药。这两者似无相涉,但一则传说却道出了其间的密切关系。
很久以前,长江中有片小洲叫鹦鹉洲,洲的不远处有一座楼,楼内住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老人懂医道,一边义务行医,一边养性修行,深受四乡敬重。有年晚秋的一天,不知从何方飞来一只黄鹤,扑棱棱落在了楼前,并发出凄惨的哀鸣。众乡亲围上前去,见黄鹤满是血,就纷纷议论,有说黄鹤想飞回家乡,迷失了方向,便摔下来;有说黄鹤受了伤,故意落在这里,祈望有人救它等等。老人闻声出楼,看了看流血的黄鹤,便钻进楼后的山林里,一会儿,他采来了一把羽毛样叶子、开盈盈白花的野草,洒抹在黄鹤的伤口上,没多久就止住了血。之后,老人精心喂养黄鹤,黄鹤也很快就康复了。又过了些时日,一天清晨,老人向众乡亲辞行后,乘着鹤飞往天上去了。乡亲们猜测,老人已经成仙,而黄鹤正是仙界派来迎接老人的。但他们都不知老人究竟寻了哪里。后来,乡亲们就把老人住过的楼称“黄鹤楼”,把老人给黄鹤疗伤的野草叫“仙鹤草”。
很多年后,唐代有个叫崔灏的诗人游历黄鹤楼,听到了这个传说,便诗兴大发,留下了千古诗篇《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再后来,大诗人李白也来到黄鹤楼,也诗兴大发,但看了崔灏的诗,他没敢多写。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仙鹤草为蔷薇科植物龙芽草的全草夏秋两季采割,切断生用入药。中医认为,其性味苦涩而平,有收敛止血,补虚,消积,止痢,杀虫,解毒消肿等功效,多用来治疗咯血、吐血等多种出血症,泄泻,痢疾,疮疖痈肿,蛔虫、绦虫等虫证以及脱力劳伤,神疲乏力,面色萎黄等证。还广泛用于治疗滴虫性阴道炎、全血细胞减少、心律不齐、糖尿病、癌肿等病症。尤其是止血作用突出,无论何部位出血,无论病情是寒是热,是虚是实,均可应用。可内服,可外用;可单味,可配方。一般煎服用量为10—15克,最大量可用至100克。

植物栽培

栽培技术
用种子或分根繁殖。种子繁殖:春播南方3月下旬,北方4月中旬、下旬;秋播,南方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北方于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地冻前。在整好的地上作1.3m平畦,条播按行距30-40cm开1-2cm深的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薄土,稍稹压、浇水。每1h㎡播种量为15-22.5kg,发芽适温为25℃,播后10-15d出苗。分根繁殖:春,秋两季均可进行,将根挖出劈开,每根带2-3个根芽,及时栽种。穴栽按行株距30cm×15cm,挖15cm深的穴,每穴1根,覆土5cm,压实、浇水。如已出芽,栽时将芽露地面,栽后浇水,出苗率可达95%以上。
田间管理
苗高3-5cm时间苗、补苗,拔去过密的弱苗,苗高15cm时按株距15cm定苗。结合松土进行锄草,苗封垅后不再松土,有草及时拔掉。为增加产量定苗期可施氮肥,人粪尿每1h㎡ 1500-22500kg,适当增施磷、钾肥,以促进根的生长

* 說常見,這草倒很難見啊~~
地膽頭 #8
馬來西亞常見的青草藥,會用的話,它們可都是個寶呀~
名:苦地膽/草鞋根/地膽草
性味歸經:苦、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用於感冒,急性扁桃體炎,咽喉炎,眼結膜炎,流行性乙型腦炎,百日咳,急性黃疸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急、慢性腎炎,癤腫,濕疹。
藥用部分:根、全草。
用法用量:0.5~1兩;外用鮮草適量搗爛敷患處。
用藥宜忌:體虛者忌之,寒症勿用,孕婦慎用。
驗方:
1.)各種炎症性疾病(菌痢、感冒、扁桃體炎、咽喉炎、急性胃腸炎、尿路感染、結膜炎等):地膽草30克,葉下珠、地錦、兔耳風各15克,水煎服,每日l~2劑。亦可單味地膽草使用。
2.)黃疽型肝炎、百日咳:地膽草全草60克,水煎服。
3.)肺熱咳嗽:地膽草、肺形草各30克,水煎服。
4.)乳痛、腫毒、指療、瘡癤、濕疹、蛇傷:鮮地膽草60~120克,水煎服;另用鮮地膽草適量,酒糟少許,搗爛外敷或水煎外洗。
5.)急性中耳炎:鮮地膽草全草,搗汁點耳,一日3~4次。
閉鞘姜#9
馬來西亞常見的青草藥,會用的話,它們可都是個寶呀~
性味歸經:辛、酸,微寒。有小毒。根頭新鮮時有毒,食量過多引起頭暈、嘔吐、劇烈腹瀉等。
功能主治:利水消腫,解毒止癢。用於百日咳,腎炎水腫,尿路感染,肝硬化腹水,小便不利;外用治蕁麻疹,瘡癤腫毒,中耳炎。
用法用量:2~5錢;外用適量,煎水洗或鮮品搗爛敷患處。
孕婦及體虛者忌服。
備註:服過量或用鮮品內服,容易中毒,出現頭暈、嘔吐、下瀉等症狀,可給冷粥服,或用甘草2~5錢,水煎服。
這個東西真的是要慎用啊~~
草胡椒#10
馬來西亞常見的青草藥,會用的話,它們可都是個寶呀~
性味:辛涼
歸經:肝、肺經
功能主治:散瘀止痛、清熱解毒。主癰腫瘡毒、燒燙傷、跌打損傷、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全草-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加酒調敷;亦可搗爛絞汁。
民間用治眼疾、白內障、百日咳,煎水服用。
多長在花盆底部或溝渠,陰涼潮濕的地方,可以炒sambal當菜吃。
喉嚨痛
用法:
將此草藥煲水,加上一點鹽。
手足口症
除了看西醫及服用西醫的藥物外,可以使用此草藥以加快復原。
用法:
拔幾株軟骨草,拔掉根部及種子,把它搗碎,擠出青色的汁。 小孩大約一湯匙。
割傷止血
如果被割傷,一時找不到藥物,可以用此草藥止血。
用法:
把此草藥搗碎,敷在傷口上。
腰酸骨痛
用法:
將此草藥煲水喝。
腳趾發膿潰爛
用法:
把此草藥搗碎,加上米酒,加上敷在傷口上。
發熱氣
用法:
如果身體耐寒,可以拔幾株軟骨草,拔掉根部及種子,把它搗碎,擠出青色的汁,生喝。 不耐寒者,可以煲水喝。
水線草#11
馬來西亞常見的青草藥,會用的話,它們可都是個寶呀~
馬來西亞常見的青草藥,會用的話,它們可都是個寶呀~
別名:傘房花耳草、細號蛇舌草、蛇舌草、田蛇舌草。
水線草味甘淡、微辛苦、性寒、無毒。內服清熱涼血、涼腸解毒、利尿祛濕。外用消炎退腫、止痛。入脾肺經。主治闌尾炎、腸炎、傷暑發熱、牙痛、肺熱咳嗽、肺炎、痢疾。外治皮膚瘡瘍腫毒、蛇咬傷、手指頭蛇瘡。
本品內服常用量全草生品30至90g,干品15至30g。外用適量。體質虛寒者忌服。
網絡圖片)
為茜草科植物水線草的全草,又名傘房花耳草,形態近似白花蛇舌草,但花2~5朵集成腋生傘房花序,花梗極纖細,長0.5~1cm;托葉合生或鞘狀,頂端近截形,有剛毛,它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功效。
過去有些地區將水線草作白花蛇舌草入藥,但二者功效有異,現將它作為白花蛇舌草的偽品。
貓須草#12
馬來西亞常見的青草藥,會用的話,它們可都是個寶呀~
性味:味甘、淡、微苦、性涼。
功效:清熱利濕、通淋排石。
主治:急慢性腎炎、膀胱炎、尿路結石、膽結石、風濕性關節炎。
用法用量:內服 - 煎湯,30-60g。
貓須草具有較強抗菌、消炎作用,可使腎小管破壞減輕,腎小球細胞結構病變減少,完整腎小球數目增加,對腎組織的損傷有保護和改善作用,能增加腎小球濾過和腎循環血量,促進毒性代謝產物的排除,降低體內血尿酸.
艾草#13
馬來西亞常見的青草藥,會用的話,它們可都是個寶呀~
性溫、味苦、無毒、純陽之性、通十二經、具回陽、理氣血、逐濕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於針灸。故又被稱為「醫草」。
全草有調經止血﹑安胎止崩﹑散寒除濕之效。治月經不調﹑經痛腹痛﹑流產﹑子宮出血, 根治風濕性關節炎﹑頭風﹑月內風等。因它可削冰令圓,又可炙百病,為醫家最常用之藥。現代實驗研究證明,艾葉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鎮咳及祛痰作 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鎮靜及抗過敏作用;護肝利膽作用等。艾草可作「艾葉茶」、「艾葉湯」、「艾葉粥」等食譜,以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艾草具有一 種特殊的香味,這特殊的香味具有驅蚊蟲的功效,所以,古人常在門前掛艾草,一來用於避邪,二來用於趕走蚊蟲。
乾枯後的株體泡水熏蒸以達消毒止癢,產婦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
長期使用艾草葉的副作用:如果揮髮油(香味成分)使用過多,對神經會有抑制。
月經不調/去風:艾草麻油煎蛋食用
艾草能治療骨傷筋絡。所以中醫也常用來拔罐和用艾條溫灸。
墨西哥米邦塔仙人掌(片狀仙人掌)#14
馬來西亞常見的青草藥,會用的話,它們可都是個寶呀~
在每100克可食仙人掌中,約含維生素A220微克,維生素C16毫克,蛋白質1.6克,鐵2.7毫克,可以產生25千卡-30千卡的熱量。
近年來,許多國家已開始用仙人掌治療動脈硬化、糖尿病和肥胖病,並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據說,這主要是由於仙人掌所含的維生素能抑制脂肪和膽固醇的吸收,並可以減緩對葡萄糖的攝取。
食用仙人掌的營養十分豐富,它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壓的功效,食用仙人掌的嫩莖可以當做蔬菜食用,果實則是一種口感清甜的水果,老莖還可加工成具有除血脂、降膽固醇等作用的保健品、藥品。
清代趙學敏所著的《本草綱目拾遺》。據該書記載,仙人掌味淡性寒,功能行氣活血,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健脾止瀉,安神利尿,可內服外用治療多種疾病;清代劉善術著的《草木便方》中記載,仙人掌苦澀性寒,五痔瀉血治不難,小兒白禿麻油擦,蟲瘡疥癩洗安然。
《本草求原》載:寒,消諸痞初起,洗痔。《陸川本草》記載有消炎解毒,排膿生肌的作用,用於瘡癰癤腫咳嗽的治療。
《嶺南採藥錄》記載:「仙人掌焙熱熨之,用於治療乳癰初起結核。《閩南民間草藥》中說,用仙人掌鮮全草適量,共搗敷患處,治透掌疔。
《廣西中草藥》載:仙人掌止瀉,治腸炎腹瀉。
《閩東本草》載:能去痰,解腸毒,健胃,止痛,滋補,舒筋活絡,療傷止血。治腸風痔漏下血、肺癰、胃病,跌打損傷。
《湖南藥物志》記載:仙人掌消腫止痛,行氣活血,祛濕退熱生肌。
《中國藥植圖鑑》記載:仙人掌外皮搗爛,可敷火傷,急性乳腺炎並治足胝。煎水服,可治痢疾;《分類草藥性》載:專治氣痛,消腫毒,惡瘡。
《貴州民間方藥集》載:仙人掌為健胃滋養強壯劑,又可補脾、鎮咳、安神。治心胃氣痛、蛇傷、浮腫。從資料記載可以看出,仙人掌治療疔瘡腫毒的作用顯著。現 有報道除用於痢疾、哮喘、胃痛、腸痔瀉血外,還用於腎炎、糖尿病、心悸失眠、動脈硬化、高血壓、肥胖症及肝病的輔助治療。
車前草#15
馬來西亞常見的青草藥,會用的話,它們可都是個寶呀~
罘苜(《詩經》),馬舄(《毛詩傳》),當道(《本經》),陵舄(《列子》),牛舌草(陸璣《詩疏》),車前草、蝦蟆衣(《爾雅》郭璞注),牛遺、勝舄 (《別錄》),車輪菜、勝舄菜(《救荒本草》),蛤螞草(《滇南本草》),蝦蟆草(《簡便單方》),錢貫草(《生草藥性備要》),牛舄(《醫林纂要》), 地膽頭、白貫草(《中國藥植志》),豬耳草(《青海藥材》),飯匙草、七星草、五根草、黃蟆龜草(《福建民間草藥》),蟾蜍草、豬肚菜、灰盆草(《廣西中 獸醫藥植》),打官司草(《江蘇植藥志》),車軲轆菜、驢耳朵菜
性狀
(1)車前——鬚根叢生。葉在基部密生,具長柄;葉片皺縮,展平後為卵形或寬卵形,長4-12cm,寬2-5cm,先端鈍或短尖,基部寬楔形,邊緣近全 緣,波狀或有疏鈍齒,具明顯基出脈7條,表麵灰綠色或污綠色。穗狀花序數條,花在花莖上排列疏離,長5-15cm。蒴果橢圓形,周裂,萼宿存。氣微香,味 微苦。
(2)大車前——具短而肥的根狀莖,並有鬚根。葉片卵形或寬卵形,長6-10cm,寬3-6cm,先端圓鈍,基部圓或寬楔形,基出脈5-7條。穗狀花序排列緊密。余同車前。
(3)平車前——主根圓錐狀,直而長。葉片長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5-10cm,寬1-3cm,邊緣有小齒或不整齊鋸齒,基部狹窄,基出脈5-7條。穗狀花序頂端花密生,下部花較稀疏。余同上。均以葉片完整、色灰綠者為佳。
藥理作用
抗腫瘤作用:車前草提取物對艾氏癌及肉瘤-180有較弱的抑制作用。
性味:味甘;性寒。
歸經:歸肝;腎;膀胱經。
功能:清熱利尿,祛痰,涼血,解毒。
主治:用於水腫尿少,熱淋澀痛,暑濕瀉痢,痰熱咳嗽,吐血衄血,癰腫瘡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或搗汁。外用:搗敷。
注意:《本經逢原》:"車前葉搗汁溫服,療火盛泄精甚驗,若虛滑精氣不固者禁用。"
【附方】
治小便不通:㈠車前子草一斤,水三升,煎取一升半,分三服。(《肘後方》)㈡生車前草搗取自然汁半鍾,入蜜一匙調下。(《攝生眾妙方》)
治尿血:㈠車前草搗絞,取汁五合,空腹服之。(《外台》)㈡車前草、地骨皮、旱蓮草各三錢,湯燉服。(《閩東本草》)
治白帶:車前草根三錢搗爛,用糯米淘米水兌服。(《湖南藥物志》)
治熱痢:車前草葉搗絞取汁一盅,入蜜一合,同煎一、二沸,分溫二服。(《聖惠方》)
治泄瀉:車前草四錢,鐵馬鞭二錢,共搗爛,沖涼水服。(《湖南藥物志》)
治黃疸:白車前草五錢,觀音螺一兩,加酒一杯燉服。(《閩東本草》)
�胃忻埃撼登安蕁�陳皮各適量,水煎服。(內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治衄血:車前葉生研,水解飲之。(《本草圖經》)
治高血壓:車前草、魚腥草各一兩,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治目赤腫痛:車前草自然汁,調朴硝末,臥時塗眼胞上,次早洗去。(《聖濟總錄》)
治火眼:車前草根三錢,青魚草、生石膏各二錢,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治喉痹乳蛾:蝦蟆衣、鳳尾草。擂爛,入霜梅肉、煮酒各少許,再研絞汁,以鵝翎刷患處。(《養疴漫筆》)
治痄腮:車前草一兩三錢,煎水服,溫覆取汗。(《湖南藥物志》)
治百日咳:車前草三錢,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治痰嗽喘促,咳血:鮮車前草二兩(燉),加冬蜜五錢或冰糖一兩服。(《閩東本草》)
治驚風:鮮車前根、野菊花根各二錢五分。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治小兒癇病:鮮車前草五兩絞汁,加冬蜜五錢,開水沖服。(《閩東本草》)
治濕氣腰痛:蝦蟆草連根七科,蔥白須七科,棗七枚。煮酒一瓶,常服。(《簡便單方》)
治金瘡血出不止:搗車前汁敷之。(《千金方》)
治瘡瘍潰爛:鮮車前葉,以銀針密刺細孔,以米湯或開水泡軟,整葉敷貼瘡上,日換二至三次。有排膿生肌作用。(《福建民間草藥》)
蚶殼草#16
馬來西亞常見的青草藥,會用的話,它們可都是個寶呀~
(網絡圖片)
別名:白花蚶殼草、軟枝接骨消、串骨消、積骨消、有骨消、痛骨消、金錢薄荷、透骨消
形狀:本品為唇形科連續單屬連續球。生於田野陰濕處、通常多人工栽培。多年生匍匐狀草本。莖方形細長,基部帶紅色,節上著地生根,蔓延繁殖。葉交互對生, 具長葉柄,葉圓形或腎形,徑約寸許,基部心形,邊緣有粗鋸齒,葉脈明顯,形似蚶殼草。春夏開花,花輪腋生,少花,花冠唇形,淡紫色而有紫斑,長約四、五 分。
性味:味微苦辛,氣香,性微溫,無毒。
功效:內服祛風通絡去積止痛;外用去積止痛,入肝腎經。
主治:跌打損傷胸背積痛,腰痛,風濕腰痛,四肢痙痛,沙石淋;外治手足扭傷痙病。
單方驗方
1、治急性腎炎:接骨消、馬蘭、地念、海金沙藤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劑。
2、治濕熱黃疸:接骨消、梔子根各50克,茵陳30克,水煎服。
3、治腎結石:接骨消、白茅根各30克,貓須草、車前草各15克,水煎服。或鮮接骨消30克,水煎服,可逐漸加大劑量至100克,連服1-2個月。
4、治腎炎水腫:接骨消、扁蓄各30克,薺菜花15克,水煎服,每日1劑。
5、治雷公藤中毒:鮮接骨消250-500克,洗凈捶爛,取汁分3-4次服,渣可煎湯當茶飲。
6、治跌打損傷腫痛:鮮接骨消60克,捶爛,取汁調白糖服。
7、治惡瘡腫毒、毒蟲、毒蛇咬傷,皮膚癢瘡:接骨消適量,捶爛敷患處或水煎外洗患處。
8、治膽囊炎:接骨消30克,蒲公英、積雪草各15克,一見喜、綿茵陳各10克,水煎服。
9、治膽結石:接骨消、天胡荽、海金沙藤各30克,青皮9克,水煎服。
10、治癤腫、腮腺炎、皮膚撞傷、青腫:鮮接骨消適量,捶爛,敷患處。
11、治手足扭傷酸痛:接骨消、月丹葉、烏骨黃藤各適量,水煎,沖酒熏洗。或接骨消適量,水煎,洗患處。
本品內服常用量全草15-45克,干品9-15克。外用適量。
===========================================================
但我不清楚還有一種叫積雪草,別名雷公根連錢草的,看起來跟上面的有點像,但我不知道是不是和上面的草藥同一種植物,因為上面的所有草藥名字或別名是潮州人的稱唿~
崩大碗#17
馬來西亞常見的青草藥,會用的話,它們可都是個寶呀~
(網絡圖片)
別名:連錢草,地錢草,馬蹄草,老公根,葵蓬菜,崩口碗,落得打,地棠草,大馬蹄草,土細辛,崩大碗,雷公根,剛果龍,缺碗草芋子草,馬腳跡,芽黃草,草 如意,蚶殼草,含殼草,乞食碗,老豺碗,大水錢,破銅錢草,銅錢草,老鴨碗,鐵燈盞,半邊碗,透骨草,跳破碗,雷公碗,地細辛,地排草。
釋名:本品四季常青,凌冬不凋,故名積雪草。連錢草、地錢草、馬蹄草、崩口碗諸名,皆由葉形命名。
來源:為傘形科植物積雪草的全草。
藥性:味苦、辛,性寒。歸肺、脾、腎、膀胱經。
功能與主治:清熱利濕,活血止血,解毒消腫。主治發熱,咳喘,咽喉腫痛,腸炎,痢疾,濕熱黃疸,水腫,淋證,尿血,衄血,痛經,崩漏,丹毒,瘰癧,疔瘡腫毒,帶狀皰疹,跌打腫痛,外傷出血,蛇蟲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克(鮮者15-30克);或搗汁。外用:適量,搗敷或絞汁塗。
使用注意:脾胃虛寒者慎服。
目前,市面上不少的護膚品李的成分,也有從積雪草中提煉出的物質,積雪草可以緊緻表皮與真皮連接部分,能使皮膚變柔軟,幫助促進真皮層中膠原蛋白形成,有 令肌膚緊緻的效果。還可幫助受損的組織癒合及緊實肌膚。既能促進表皮與真皮之間的密切連接,又能抑制脂肪細胞的增加,防止皮膚水腫、出現肥胖。
銳葉小槐#18
馬來西亞常見的青草藥,會用的話,它們可都是個寶呀~
別名:仙草/抹草
抹草性寒,味苦,主入胃、腎二經,有健胃、袪風除濕、解熱、解毒、止痛等功效,可治療風濕、關節痛、骨節痛、濕疹、感冒、發燒、腹痛、嘔吐、瘠瘡、腫毒、毒蛇咬傷和高血壓等。
驅邪氣:用抹草、茅草,煮水沐浴,可加入樟樹或過山香,有更濃香氣,同時可治皮膚病。
治風濕骨痛:用抹草、艾草、防風、大風草、柳、桂花、山素英、臭茉莉等煮水服。
治高血壓:用抹草、肺炎草、芹菜、山茼蒿、康復力、紅竹葉、貓須草、白鳳菜,加西瓜、菠蘿、柿子、柳丁等水果作精力湯,空腹服用藥效佳。
治腫毒,用抹草搗爛外敷患處即可;治濕疹用抹草煮水,加些食鹽清洗患處。
治毒蛇咬傷:用抹草、大蒜、蕃薯、苦菜、白刺莧、過山香、臭杏仔、犁頭草等搗碎外敷。
民間拿來驅邪的藥草,不外乎艾草、茅草、桃枝、柳枝、和抹草等,其中被最廣泛使用的就是茅草和抹草,出外不慎撞邪、被"煞到",或被另一度空間的亡故親友"問到",大部分都是以上述兩樣藥草驅邪。
"抹草"又叫作假紫蘇、魚針車,但還是以抹草最通俗,也因自古傳聞有驅邪功效,所以往昔鄉下地方,幾乎到處有人種植,時代進步,"煞到"、"問到"之事已較少人信這一套,因而也較少人種植這項驅邪"怪藥"。
水丁香#19
馬來西亞常見的青草藥,會用的話,它們可都是個寶呀~
別名:水丁香/丁香蓼/田蓼草/水油麻
水丁香生長在靠水的地方,一般在稻田旁、沼澤地,生長於熱帶和暖溫帶,在中國長江以南各地都有分布,是一種稻田雜草,一般花期為7-8個月,但在溫暖的地方一年四季都開放。
性味歸經:苦,涼。
《福建民間草藥》:「甘,平。」 《四川中藥志》:「性涼,味苦澀,無毒。」 《福建中草藥》:「微苦辛,涼。」入腎經。 功用主治:利尿消腫,清熱解毒。治水腫,淋病,痢疾,白帶,癰疽,疔瘡。 《中國藥植志》:"治紅白痢疾。" 《福建民間草藥》:"利尿,消腫脹。" 《泉州本草》:"清熱解毒,利水通淋。治水腫,血淋,癰疽,疔瘡,無名腫毒。" 《貴州植藥調查》:"清熱,止咳。" 4/18/2016 馬來西亞常見的青草藥,會用的話,它們可都是個寶呀~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5~1兩。外用:搗敷或煎水洗。 選方: 治水腫:水丁香一兩.酌加水煎,加些冰糖,飯前服,日兩次。(《福建民間草藥》) 治淋病:鮮水丁香二兩,加水二碗,煎成九分,泡糖或蜂蜜,內服。 治婦女白帶,頭暈,肢軟足酸:鮮水丁香一兩半,白雞冠花一兩。加水二碗半,煎成- 碗,去渣取汁,和豬小肚燉服,連服三次。忌酸辣食物。 治癰疽腫毒:鮮水丁香,洗凈,合酸飯及鹽少許,共搗爛敷患處。(②礀以下出《泉州 本草》) 治目翳:水丁香,煎水洗。(《湖南藥物志》) 治咽喉炎:鮮水丁香一兩。加承煎,調糖內服。(《泉州本草》) 治外傷出血,蛇蟲咬傷:水丁香葉搗爛敷患處。(《湖南藥物志》) 
水龜草#20
 各地別名:水龜草、油蟲草、紅竹草、蟑螂草、膠濁草(潮汕)、紅蓮、藥葉竹莢菜、 紅絲線(惠陽)、鴨舌紅(泉州、廈門)、金調羹(福州)、管菜(三明、寧化)、紅 骨竹仔草(詔安)。 性味甘、涼。有清熱解毒、涼血、利尿的功用。主治肺結核咳嗽咯血、咽喉腫痛、急性 結膜炎、細菌性痢疾、腎炎水腫、尿路感染、白帶、毒蛇咬傷等。 多用鮮品加冰糖煎水喝,煎出來的顏色有點帶紫,常用量30-60克,體質虛弱者慎服, 此外孕婦忌服。
水龟草治疗尿酸,肾病,肌酸肝等等
方法:水龟草全草400克一人份,清洗干净剪成小段加水盖过草药,煮滚转小火煮4小时(怕凉可加入2~3片生姜)捞起草渣当开水食用。
中文学名 水龟草 
别名 油虫草、红竹草、蟑螂草、胶浊草(潮汕)、红莲、药叶竹荚菜、红丝线(惠阳)、鸭舌红(泉州、厦门)、金调羹(福州)、管菜(三明、宁化)、红骨竹仔草(诏安)。
英文名 Wandering Jew 
拉丁学名Zebrina Pendula Schnizl.
科:鸭跖草科(Commelinaceae)
属:吊竹草属(Zebrina)
生长环境:生于山边、村边和沟旁、园边较阴湿的草地上。全草秋冬可采,为引入栽培植物,逸出野生。
药用部分:全草
性味 味甘,性微寒。
功能: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尿的功用。主治肺结核咳嗽咯血、咽喉肿痛、急性结膜炎、细菌性痢疾、肾炎水肿、尿路感染、白带、脚气水肿、心脏气水肿、毒蛇咬伤等。
用法:乾品3至5钱,鲜品1至2两,水煎服;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
採集收藏:全年可採,洗净,晒干备用或鲜用。
民间用法
1、治红白痢疾:水龟草60克,水煎,冲蜜糖服。
2、治肺结核咯血、肺热咳血:水龟草60克,水煎服或煲猪赤肉100克服。
3、治肺热咳嗽:水龟草30-60克,水煎,冲蜜服。
4、治肺热咯血:水龟草、绿豆草、半畔莲、生莲藕各适量,共捣汁,冲蜜服。
5、治泌尿系感染:鲜水龟草12克,十大功劳根(土黄莲)15克,水煎服。
6、治白带:水龟草、金樱子根各30克,白鸡冠花25克,水煎服。
7、治慢性痢疾:鲜水龟草60-100克,大米30克,同炒至焦,水煎服。
8、治咳血、呕血:鲜水龟草30-50克,豆腐150克,水煎服。
本品常用量30-60克,体质虚弱者慎服。孕妇忌服。